一直以来我选择逃离世上的纷纷扰扰的方法就是听音乐,在班上总是大喊大叫,事实上我正在探索属于我自己的乌托邦,所以我听的音乐类型都很奇怪,Jazz, Blues , R&B,Classical 等等,真的很怕有哪一天我会跟流行世界的音乐脱节,唯有借助她咯。刚刚弹吉他半个小时,半夜弹,只有两首歌,虽然技巧没有进步到,可是那种愉快和轻松是值得我花那半小时的。想要寻找与内心的自己沟通的途径,音乐是道不错的路。
今天欣赏完一部电影,真正的去探讨它里面所要表达的东西,所以叫欣赏。可是显然我的鉴赏功力还不到家,也同时因为在最关键的那段话被小虎打岔了,我无法从中领略到什么特别的东西。我看到的,只是在不断补充我对这个世界无所不在的阴诈和黑暗的认知,同时也在提醒着我,这个世界充满着变数,不要以为你掌握了一切,你同时可能正在被人掌握。这点我也同时在阅读无限恐怖时领悟到。
事实上这点在现实生活中不正一再体现吗?你认为你叛逆,你掌握了一切,可以一小心内心就会被人戳了一个大洞。你认为你认清了自己的方向,知道要去哪里升学,可哪怕有哪一天你的经济来源被切断了,或者思想变质了,你就会反过来被人掌握。你认为你掌握了爱情,掌握了爱人的心,可一不小心她变了,反过来利用你对她的情感来操控你,这时你又掌握了多少?很无奈吧,很想质疑为什么我的人生看法总是那么负面,可真的,长大总会有长大的烦恼。不过还好,这是我深层的意识,很多时候我还是依偎着表层意识来生活的,等到那一天像志明讲的,你只想不被这世界改变时,就是我自我封闭的时候了,因为我已经从表层意识过渡成深层意识了。而又有多少人能了解他人的深层意识呢?
好书难找,真的,读了7个月,兜兜转转了十多本书,却只有两三本能够引起我的共鸣的,而真正仍然有印象的却还是蕙婕当初借给我的第一本书。换个角度想,人生不也如此吗?初恋总是最让人刻骨铭心的,幼稚园总是最让人回味的,所有的第一次都最让人眷恋。之后的过程不好吗?当然有好的,甚至比第一次更好的,可当你回顾时,第一次又总是那么特别,占了不可磨灭的地位。当然这些跟我读书的经历是有些不同,那本书可是她极力推荐的,换言之我是在最optimum的condition 下展开我的读书旅途。幼稚园也是一样是家人精心筛选后的。可初恋啊,第一次破处啊,这些都是一个人观察很久,累计很久才发生的,又怎么不让人记忆深刻呢?
写到这里也有点不知所云了。
5 comments:
我认为那是一本好书,因为它让我起了巨大的共鸣,不知道你有否如此的感受?而我有时还是拿起来翻读。这年头,你读英文书的步伐已经远远超越我,而我依然是个随兴的读者。其实,这阵子我一直都有在留意你,似乎你这阵子是处于急速成长的阶段,尤其是你的沉默。如果有什么想法跟周遭的朋友分享好吗?你的沉默让我对你心灵上的变化一无所知,筑了一道墙。不是因为好奇你在想什么而是担心你的想法偏了角。我们都是一群在黑暗里企图抓摸出什么的朋友。加油。
hmm???我有沉默吗?可能我认清了思考才是进步的方法吧。想法倒没有什么啦,我也没有厉害到可以凭空想出什么东西来,可能只是一些感触而已。往另一方面想,能不想这么多不是更好吗?起码生活不会那么复杂,可以更快乐的活下去。
忘了说,其实我不喜欢你用步伐来形容我的读书过程,因为我觉得这不是在赶路或比赛,是个累积的过程,你不能说因为今天我比你多读一本书而认定我比你多出一些东西。读书绝对不存在 质量=k*数量 这种荒谬的方程式,或许你读一本书所获得的,比我读十本还多呢。
那对于错用步伐这个词致歉。我要表达的纯粹是你读英文书的速度超越了我。
那对于错用步伐这个词致歉。我要表达的纯粹是你读英文书的速度超越了我。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