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把焦点放在电脑的核心:处理器和母板上。这两项产品都有共同的短板,那就是发展过于迅速,已经超越了我们一般使用者的需求。处理器已经发展成为最新的Intel i7了,这是一个创新的技术,能够处理超级庞大的需求。然而,人们对处理器的知识多数还停留在:哇,我有Core 2 Duo leh,hiong 了。殊不知整个处理器已经经历了Core 2 Duo-->Core 2 Quad-->Quad Extreme-->i7 的更新。相比多年前每两三年从Pentium 2 到 Pentium 3,Pentium 3 到 Pentium 4的更新速度,随着网络资讯传输的迅速,Intel 和 AMD的竞争也趋于白热化现象,两间商家都已“最强、最快、最多核”作为发展的目标,完全无视软件那缓缓爬行的发展速度,造成今天测试处理器的方法只能从一堆图表和数据来找寻端倪。
回顾从前Windows XP刚刚推出的日子,所有人为了迎合系统需求都纷纷将电脑升级到Pentium 4。Windows Vista 和 Core 2 Duo也是同样情形。可由于现在Windows 7 和Processor 更新速度的不一致、Windows 7 硬件要求没提升,已不能促使人们再次升级电脑了。这从而导致整个处理器生产线无法拉高,高端产品无法降低价格,人们因而无法消费昂贵的产品,造成恶性循环。
再来是显示卡Graphic Card,我个人认为GC的情况更加糟糕。整个GC发展前景是趋向“更多核、核心速度更快、镶内RAM DDR更高”,但其实都没有什么质的跳跃。个人认为,这是畸形的。未来你可能会看到用DDR10来玩跟现在技术差不多的3D游戏,还是一句话,软件的发展赶不上硬件的开发。不过这可能对我有用啦,研究物理本身就需要十分强大的电脑,未来可能不用去研究室在自己的房间里就可以完成工作了。
Nvidia 和 Ati 相拼开发GC已经不是新闻了,在众多厂商如:Palit、HIS的改造后,各种眼花缭乱的产品就摆在消费者面前了。厂商们看似风光无限地在推陈翻新,其实都在苦苦撑着。在这不景气的市道下也只有电脑爱好者愿意把钱投入这没有太大意义的消费里。对于精明消费者这一块蛋糕,也只能等新产品出来时减低旧产品价格来引诱他们了。而这样盈利自然减低不少。
其实对于电脑业这个发展不超过30年的新兴行业,研发者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尽量把产品做到人性化操作、逼真、拥有庞大处理能力。我相信,电脑也有一天会走到饱和>研发停顿>自给自足>最后停产这一步的。
2 comments:
电脑的打造逃不过一个规律,就是强度建立在经济上..
这就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了,核心瓶颈就是这所谓的规律已经被厂商打破了,新的i7+LGA1366母板至少要1.5k,而且现在的软件根本无法发挥它的潜能,你认为这不是畸形的发展吗?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