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开始写之前,我要郑重说明,这绝对是我看过最好看的一部电影。一部好电影,必须包含好剧本、好演员、好导演、好配乐、好开头、好结局等等等等等等。而这些,在这部电影中都能找到,导演处理电影得一丝不苟让我敬佩。哦对了,这位导演正是执筒“傲慢与偏见”的那位。
故事发生在英国二战时期,哦不,看到最后才发现原来正确的时间是二十一世纪。为什么?这跟铁达尼号雷同。主角为了替当时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的自己赎罪,而亲手为这个故事填下完美结局。不可思议?看了你就知道。
整部电影其实在跟观众互动的讨论一个问题:人类,不管贫富、幼长、男女,都会犯错。常言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然而,是不是每一个错误,都可通过别的方式来弥补损失呢?是不是每次只要我们在犯错后想办法赎罪,就可以当作没事发生呢?
原著小说一定程度上支持我们可以通过赎罪来弥补伤害,然而作者更想要表达的是,有些东西,出于人类的无奈,例如生命,是无法更换的。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情之间,有必要想清楚后果吗?当然,从小到大的道德教育都教导我们要,然而冲动的本性往往让我们不知不觉冲破了良心高墙,最后犯下不可赎罪的错误。对于这点,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能压抑冲动,冷静思考,至少我不能。
回到电影本身,这部电影最特出的地方,就是配乐和镜头。每一个音符,每一段剪接,都是完美。对,完美,100%的功夫,毫无瑕疵。它的配乐,有别于别的电影,加入打字机这种单调的“乐器”。效果出乎意料的出色,每个动作,每个节奏都打进心坎中。那种心跳加倍的快感,非得要做云霄飞车才能体会到。
他的镜头一开始是采取反反复复的方式的,以多种角度看同一件事,顺便也带出一个讯息,不同的角度所看到的“真相”都是不一样的。真正的真相?抱歉,没有;有的,只是人为的分析和结论。讽刺吧?真相......
到了中段,采取间隔性的回忆镜头,这部分就没什么出色,因为那时多数电影的一贯手法。当然咯,要期待一部电影从头到尾都那么出色,好难啊。到了后期一位老奶奶出现时,才是让我真正呼吸困难的部分,因为到了最后一切真相大白,我本身的真相,才让人惊叹剧本的微妙,到最后落幕时都死死盯着荧幕喘气,虽然配乐照样让你喘不过气来。
这部电影,我看了两次,原因很多,听不懂对话,第一次看时精神不好老打呵欠,对剧情的不明白;却没有因为太好看而想重看。不过这会是我看第三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