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22, 2009

学习语言进度

刚刚上网作了些调查,发现对于native English Speaker,也就是一出生就说英文的人来说,最容易学的语言是西班牙文,再来就是法语和德语。没有想到,英文和德文竟然是属于同一个派系的,也就是日耳曼系,所以它们之间有非常多共同点,这点我在学习过程中也很有感触。但是由于德文保留许多复杂的语法(事实上英文从前不是那么简单的,为了方便学习,他们删减了许多繁缛的语法。所以整天投诉英文语法难的人,可以自己好好想想,如果去学别的语言的情况),所以反而不如拉丁文系的西班牙文和法文容易上手。

另外也有资料显示,一个普通的NES学习德文所用的时间是30个星期,而我预测在第20星期就可以大功告成,所以相当兴奋,虽然根据推测也要到4月才可以好。

解决完德文后,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法语就等着我征服你们吧!

Wednesday, January 21, 2009

Vicky Cristina Barcelona

一个美好的夏天,两位女生:一位已订婚,性格安定、观念传统;另一个四处漂泊、大胆前卫、不断寻找本身想要的答案一起约好到浪漫的Barcelona。想不到,这个以艺术之名之旅,竟然为他们掀起一股不小的浪潮,只因他们遇见了一个男人,性感、空虚、幽默的艺术家。

整部电影毋庸置疑,是爱情片,里边有浪漫、有做爱,但这一切都不够背后的狂野和压抑来的抢眼。狂野,来自那位前卫的女生,但到最后她才发现,那男人并不是自己想要的,虽然他们的相处方式很刺激:两个女人一个男人的爱情,另一个女人是那男人的前妻,听起来很不可思议,可是就如电影中的对白,年轻的女生就像一把盐,完美地洒在他们之间的爱情,完整了。当中的激情唯有看过电影后才能感受到。

压抑,自然是另一个女生带出的,哦对,她叫 Vicky。她传统,有别于Cristiana,但对那男人的爱慕、想念甚至是以来毫不逊于Cristina。只是她要怎么面对那看起来是多么美好,能带给她幸福的男人呢?唯有压抑自己。

我想这部电影的中心观点很多,但是一句话我觉得很符合所有当中的故事,Love which doesn't work but can last forever is romantic. 当然,没谈过恋爱的我没什么能力剖析这句话,留给你们咯。

Monday, January 19, 2009

Atonement

在正式开始写之前,我要郑重说明,这绝对是我看过最好看的一部电影。一部好电影,必须包含好剧本、好演员、好导演、好配乐、好开头、好结局等等等等等等。而这些,在这部电影中都能找到,导演处理电影得一丝不苟让我敬佩。哦对了,这位导演正是执筒“傲慢与偏见”的那位。

故事发生在英国二战时期,哦不,看到最后才发现原来正确的时间是二十一世纪。为什么?这跟铁达尼号雷同。主角为了替当时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的自己赎罪,而亲手为这个故事填下完美结局。不可思议?看了你就知道。

整部电影其实在跟观众互动的讨论一个问题:人类,不管贫富、幼长、男女,都会犯错。常言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然而,是不是每一个错误,都可通过别的方式来弥补损失呢?是不是每次只要我们在犯错后想办法赎罪,就可以当作没事发生呢?

原著小说一定程度上支持我们可以通过赎罪来弥补伤害,然而作者更想要表达的是,有些东西,出于人类的无奈,例如生命,是无法更换的。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情之间,有必要想清楚后果吗?当然,从小到大的道德教育都教导我们要,然而冲动的本性往往让我们不知不觉冲破了良心高墙,最后犯下不可赎罪的错误。对于这点,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能压抑冲动,冷静思考,至少我不能。

回到电影本身,这部电影最特出的地方,就是配乐和镜头。每一个音符,每一段剪接,都是完美。对,完美,100%的功夫,毫无瑕疵。它的配乐,有别于别的电影,加入打字机这种单调的“乐器”。效果出乎意料的出色,每个动作,每个节奏都打进心坎中。那种心跳加倍的快感,非得要做云霄飞车才能体会到。

他的镜头一开始是采取反反复复的方式的,以多种角度看同一件事,顺便也带出一个讯息,不同的角度所看到的“真相”都是不一样的。真正的真相?抱歉,没有;有的,只是人为的分析和结论。讽刺吧?真相......

到了中段,采取间隔性的回忆镜头,这部分就没什么出色,因为那时多数电影的一贯手法。当然咯,要期待一部电影从头到尾都那么出色,好难啊。到了后期一位老奶奶出现时,才是让我真正呼吸困难的部分,因为到了最后一切真相大白,我本身的真相,才让人惊叹剧本的微妙,到最后落幕时都死死盯着荧幕喘气,虽然配乐照样让你喘不过气来。

这部电影,我看了两次,原因很多,听不懂对话,第一次看时精神不好老打呵欠,对剧情的不明白;却没有因为太好看而想重看。不过这会是我看第三次的原因。

Wednesday, January 7, 2009

快了

差不多两个月了,两个月的正式上班生涯,也意味着我上一次赖床迟醒的日子越来越远了,上一次不是两个月前,确实时间我也不晓得,应该是一年前吧?整年高三被统考折磨得没日没夜,一早起床什么烦恼已经成为我的终极需求了。毕业后紧接着毕业旅行,毕业旅行后一点休息都没有就直接做工了。每天面对着打从心底讨厌的种群,身边一个朋友都没有,现在连我哥哥都会新加坡了,不知道可以撑到什么时候。每天都要9点多起床,为了心灵上弥补自己时间的不足,每晚也要折腾到一两点才睡觉。为了再一个程度自我证明生活很充实,周末都会不自禁的动动酒精、麻将、聚会,说我赌徒吗?我只是寻找心灵寄托而已。兴致勃勃地去新加坡,心里其实一点兴奋都没有,只是想暂时逃离这个地方,不想看到每天都看到的东西。每天都逼自己自我充实,其实是有心而无力,面对这样的生活,除了离开,还有什么方法能够振奋呢?

每天第一个到,最后一个走,好累,一步一步逼近心里临界点,我好想...躺下去,永远不起来。

Saturday, January 3, 2009

无题

意识到要彻底地将一件事放下的痛苦,将自己封锁起来的兴奋、沉溺,此刻的我脑袋空白。有宠物真好,二十四小时都会逗你开心。